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通报了一份脱贫攻坚“成绩单”:第二批13个州(市)的33个贫困县(市、区)全部达到退出条件,正式脱贫摘帽,教育部滇西对口帮扶的13个县区名列其中。
“回想跋山涉水的日日夜夜,我们的辛劳没有白费!”定点扶贫县如期脱贫摘帽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副县长、教育部第六批赴滇西挂职干部刘军如释重负,这也道出了挂职干部们的共同心声。
滇西是教育部牵头定点联系贫困地区,这也是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山区为一体的特困地区。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部属高校定点扶贫、专项扶贫深入推进,2018年,教育部派驻第六批挂职干部62人,投身滇西脱贫攻坚一线。
创新帮扶形式,巩固教育帮扶;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健康扶贫;汇聚智力优势,推动科学决策;推动科技转化,改善发展动能;深挖地方特色,引导产业发展;发动消费扶贫,实现云品出滇;深化高校合作,助力“两校”腾飞……他们用翔实的数据、创新的事例,刷新着教育部扶贫成绩单。
“一名挂职干部就是一面旗帜。”大理州副州长、教育部第六批赴滇西挂职干部总队队长李平表示,挂职总队及各帮扶单位统筹资源,挂职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牢牢坚守“建设者、创造者、学习者、宣传者、修炼者、贡献者”六种角色,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崇山峻岭,他们的汗水洒满学校、医院、田间地头,他们更是把心像种子一样,埋在滇西的土地里。
“留下来,不要走!”挂职干部们用实干赢得了滇西人民的心。每一个援滇干部挂职结束时,当地干部群众总会用这样朴实的话挽留。
滇西脱贫攻坚需要什么,劲儿就往哪儿使
如何精准扶贫?西安交通大学挂职干部张书红初到滇西时思考最多的问题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些什么,能给后来的人留下些什么。作为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挂职副县长,她一开始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下乡调研和寻找帮扶发展新出路上。
张书红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调研让她了解了全县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状况,立足需求,她通过学校组织来自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18位企业家,赴施甸县开展帮扶工作,考察当地投资环境和重点招商项目,助推施甸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开展科技扶贫,设置专项扶贫课题,打造美丽乡村。
“既要接地气,又要架天线!”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来自高校的挂职干部们发现,要想给当地发展打下扎实的扶贫长效机制,他们必须发挥好本单位和挂职地方的沟通桥梁作用。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永安村是典型的集“山区环境差、资源匮乏、人多地少、公共设施严重滞后”于一体的深度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同济大学挂职干部刘一呈邀请同济规划院、建筑院专家团队前来永安村实地深入考察4次,结合实际问题,制定《永安村2018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施工图)》,争取“沘江永济桥建设工程”等项目,着力解决人居环境差、串户道路缺失、没有公共卫生厕所,以及“旧宅”“云安”“罗坝山”3个自然村群众雨季过沘江安全出行难等问题。
2018年7月,挂职期满时,中国人民大学挂职干部宋彪主动申请继续挂职。基于在教育、健康、文化、产业、法治等领域扶贫工作经历,作为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副县长,他想探索学校参与教育扶贫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机制。2018年8月,宋彪协调人大法学院与兰坪成立怒江研究所,成为全国首家以怒江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挂职干部张健挂职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副县长后,上茶山、下田地,进农户,了解云县县情、民情和社情,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精准扶贫的“路线图”,通过教育帮扶和产业帮扶两轮驱动,不断提升云县自身“造血”功能。
两年来,张健积极联系沟通校地双方,促成校地双方高层12位领导9次互访,高层的频繁交流,形成了强大帮扶合力。华南理工大学为云县量身定制全域旅游规划,实现乡村资源的多元利用,让原本缺乏活力的乡村落后地区具备了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云县走上产业化脱贫之路。2018年,云县作为云南省首批、临沧市首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
云南省景东县副县长、浙江大学挂职干部吴建绍,则积极探索构建高校+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多方合作共赢的消费扶贫新模式,通过建立教职工福利消费平台、教职工生活消费平台、校园餐饮消费平台和互联网+购销对接平台等4个消费扶贫平台,以校园消费建立起稳定的销售市场,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户形成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外生扶持向内生致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