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派出的定点扶贫挂职干部,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科技、信息优势,围绕镇康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共建平台,研发推广适用农业技术,在临沧市和镇康县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临沧教授工作站”和“中国农业大学镇康教授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镇康科技小院”,从2017年开始,学校开始派出博士服务团,精准掌握当地支柱产业情况,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产业兴,则农村富;产业强,则致富旺。在滇西,产业精准扶贫,成了脱贫攻坚的关键一环。在临沧市临翔区蚂蚁堆乡蚂蚁堆村,刚落成不久的茶叶加工厂内,茶香四溢。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捐资360万元,在村里建设年产规模100吨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辐射全乡14个行政村,覆盖2.4万余亩茶叶基地。
临沧市临翔区挂职副区长、华中科技大学吕洪良博士介绍,茶厂建成投产后,可为蚂蚁堆村这一重点贫困村增加集体收入200万元以上,并有效带动周边村组茶叶产业发展,蚂蚁堆茶厂首批数控发酵熟茶已于今年5月开罐。
改变当地粗放的茶叶加工方式,小山村建起大茶厂,这也是教育部及其直属高校、直属单位滇西扶贫的一个缩影。
瞄准“痛点”,为教育扶贫精准“破题”
“初到县里的第二天,县领导便带我下乡进行调研。通往乡村的路上,山势险峻。一路上,他不时指着村寨里一幢幢整洁漂亮的楼房说,这些都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支持新建、改扩建的学校校舍,现在各个乡镇村寨最好最坚固的房子都是学校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副县长、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挂职干部张耀东回想起当初的情景时,仍忘不了宁洱县领导话语中对“发展教育能够彻底拔除穷根”的笃信和坚持。
不久后的两次基层调研,让张耀东对“教育可以点亮希望,可以改变命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他记忆犹新。
张耀东说,有一次,他走访一户建档立卡家庭,这户人家虽然因家人身患重疾需长期治疗,导致家中经济困难,但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坚强而乐观的笑容。聊天中得知,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在昆明读大学,一个在县里读高三,分别享受到了相应的资助政策。“虽然家里现在暂时困难一些,但孩子们赶上了好时代,我们也有了盼头,等孩子们毕业工作后,家里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相对于产业扶贫这种立竿见影的方式,教育扶贫尽管见效较慢,却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渠道。
2017年9月,沈正波从清华大学来到彝乡南涧,担任南涧县南涧镇西山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到西山后,他发现这里的群众基本没有走出大山,对未来没有规划、缺乏目标。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5月,沈正波发起了“放飞梦想,逐梦前行——西山学子北京行”活动,组织西山小学学子走进清华大学、清华附中、清华附小等,开展体验学习,来到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五四红楼等陶冶爱国情操,走进故宫、鸟巢、水立方、北京城市展览馆等感受首都魅力,走进自然博物馆、动物园、中国科学技术馆等探索新知。几天的北京行,学生的思想和言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将梦想的种子根植在西山学子心田。
“教育扶贫,是各类扶贫中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举措,需要时间检验和群众检验。教育扶贫成效不是简单地表现在捐款捐物,而是在深层次上谋划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解决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副县长、中央电化教育馆项目部副主任杨金勇看来,教育扶贫重点也在于此。
在中央电教馆的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沧源建设云南省首个教育手机云,以低成本、草根式的应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实现专递同步教学覆盖全部校点,打造了教学点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沧源模式。项目实施以来,共有758节直播课,直播内容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全年级全学段全学科的教学课堂,使全县76个村小和教学点占全县小学生47%的孩子实现了与乡镇中心校乃至县城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也有力缓解了全县38个教学点师资不足的矛盾,促进了教学点教师备授课等教学常规工作。
杨金勇还积极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攻坚,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专递同步教学模式,解决村小教学点师资不足,开不齐国家课程的突出问题。利用专递同步教学加强对边远村小教学点的课堂教学监督管理,以及在全县所有毕业班开展复习备考同步教学,探索教育供给侧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