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坚持动物福利原则、向往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人群以及素食主义者会成为植物肉产品主要目标受众,但是吕中茗对植物肉的消费群体有新的看法,他认为弹性素食者、健身爱好者中会诞生“珍肉”的早期活跃用户。
“珍肉”不是吕中茗的第一个创业项目。2015年,瞄准中国日渐庞大的健身市场,吕中茗创办了“腹愁者”,专注于研发蛋白棒类运动营养品。通过“腹愁者”,吕中茗发现了健身人群的普遍特质:对自身健康关注度高、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拥有很强的自传播能力。
根据吕中茗的判断,健身人群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高,更加健康、环保、天然的植物肉本身就很能够吸引这一群体。此外,这部分人群在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能够以强关系带动弱关系,帮助“珍肉”在年轻人的圈层中迅速获得存在感。
问及“珍肉”的购买渠道时,吕中茗透露,“珍肉”首款植物肉产品除了会在淘宝等线上平台进行发售外,还会围绕健身人群、年轻群体进行场景化营销,包括与健身房、健身俱乐部、体育赛事等合作,借势健身KOL的影响力进行传播。此外,“珍肉”还将与轻食品牌合作,推出单价控制在20元左右的营养餐。
借助健身群体扩大影响力之后,“珍肉”希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弹性素食者”。所谓“弹性素食者”是指不愿意完全恪守素食准则,但为了健康也会时常尝试素食的消费群体。
大健康环境下,“弹性素食者”群体也在稳步扩大。对于那些无法割舍下肉类却又想改变大鱼大肉饮食结构的消费者而言,植物肉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超市中就可以买到的Beyond Meat产品
图片来源:Beyond Meat的Instagram
02、中国市场做好迎接植物肉的准备了吗?毫无疑问,植物肉是2019年最值得关注的品类之一。
从数据上来看,植物肉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据Financial Times报道[4],投资银行巴克莱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十年内全球肉类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400亿美元,占世界肉类产业1.4万亿美元市场份额的10%。
而在这1400亿美元的肉类替代品市场中,中国玩家能分到几杯羹?
无论是欧美的植物肉品牌还是中国的本土植物肉品牌,要想在植物肉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要打通口味、价格两大关卡。
正如同巴克莱银行的分析人士在报告中写道:“我们相信味道和价格最终将决定肉类替代品能否得到广泛接受。”
1、 自评60分的“珍肉”能否创造100分的奇迹?
没有肉类的口感、味道不佳、只能生产碎肉、价格过高,这是目前植物肉产品的通病。尽管在改善口感、味道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在吕中茗心中,“珍肉”的首款植物肉产品只有60分。
为什么自评的分数刚刚达到及格线?原因有二:一个是“珍肉”的研发团队对产品有极高的要求;还有一个就是包括“珍肉”在内的植物肉产品的确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目前,“珍肉”的形态同样是碎肉,受技术限制还不能生产出完整的块状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珍肉”的适用范围。不过,吕中茗对此持乐观态度:“中国人口基数大,任何涉及到食品的品类规模都不会小”,即便是碎肉也已经能够在很多食品中发挥作用。
在当前的技术无法突破形态的限制时,“珍肉”选择在口味、营养上做最大的改良。未来,“珍肉”会根据首款植物肉的市场反馈不断改进产品配方,“我们会做出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肉馅。”
Impossible Foods的植物肉同样是碎肉
图片来源:Impossible Foods的Instagram
2、 植物肉何时才能突破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作为中国大陆首个植物肉品牌,“珍肉”自然收获了极大的关注,但是流量能否转化为最终的消费量,还要看有多少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植物肉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