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公立学校,这并不可能实现。片中的公立学校每年大概会收150个外国学生,平均每两到三周会来一批,同时也会离开一批,这些学生来自于叙利亚、伊朗等国家,他们几乎不会说英语。
私立学校的校长认为,公立、私立学校的区别在于课外教育,私立学校有音乐、戏剧、运动等42个课外社团,有充裕的时间和资源来强调素质教育,学生家长也更配合。
公立学校只有一个离学校10分钟路程外的健身房。
私立学校的模式能否推行到公立学校?显然,公立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土壤。
在纪录片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私立校园中学生们步伐悠闲,让公立学校校长很惊讶,年纪轻轻已经有了那种放松的冷淡的牛津步伐,这是环境所潜移默化的。
我想起了我在英国留学时的华裔房东,在公立高中综合成绩第一名,却在剑桥的面试中,被刷了下来,原因是不懂面试礼仪,而这些公立学校没有教过。他当时的微笑,让我觉得是对壁垒森严的英国阶级社会的无奈叹息。
影片结尾,公立学校的校长说如果让她选择,她依然会留在公立学校,“因为必须有人愿意出来为此而改变”,私立学校的校长在经过这次交换后,也愿意开放私立学校的资源。
看起来是一个温暖的结局,但能对学生起多少作用?这种改变需要多少年才能看到成效?似乎不得而知。
在国内,教育问题也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数据,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北大农村学生大约为一成。“寒门难处贵子”的现象,刺痛了多少普通家庭的心。
去年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陶崇园因为不堪导师的长期压榨,跳楼自杀的轰动新闻,揭开了国内研究生受到某些不良导师迫害的痛心真相。
每年五千元的生活补贴和去美国读博的优先权,是陶崇园心里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为此他一直忍耐,直至忍无可忍。
这让我想起来身边一个真实事例,我的一个朋友,是国内某名校的研究生,因为读研期间想出国做项目,被导师百般刁难恶意阻挠,她冲进导师办公室拍桌子,讨要正义,她说“大不了不要这个文凭呗,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最后她去成了,朋友家境非常优渥,父亲是大型公司的老总,她的底气来自于“我不怕失去”——她不怕威胁。
这也是个惨痛的教训,无非是拿人性之恶做文章。
所以,真的能靠教育改变命运吗?能。真的能靠教育改变阶级吗?我们希望能。
文:三三 睡睡 Loch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