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广西信息网

当前位置: 广西信息网 > 龙亭区 > 这20年,阿里巴巴究竟做对了什么?

这20年,阿里巴巴究竟做对了什么?

相信与看见阿里与杭州的20年

1995年年初,美国公司ISP迎来了一位叫Jack的中国客人。他顶着宽额头,一脸精瘦,双眼放光,被热情地邀请在电脑上使用名叫Internet的东西,而他的第一反应却是电脑这东西太精贵,怕一不小心用坏了。

在朋友的宽慰下,Jack在雅虎搜索栏里输入了“Beer(啤酒)”,果真出来一大堆啤酒品牌,它们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看了半天都没有中国的。于是,他又尝试输入了“China(中国)”,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显然,当时的互联网,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能够搜索到任何信息,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还没有“开车”驶上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不过,这个新奇的东西还是在这位年轻人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随后故事的发展,就像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所说的那样,这种充满戏剧性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十分难得,虽然短暂却带来决定性且深远的影响。四年后,Jack在杭州创办了一家公司,起名“阿里巴巴”。很快,人们不需要通过互联网就知道他的中文名:马云。

今天,这家立志存在102年的公司迎来了20周岁生日。过去20年,当初这个连电脑都不敢碰的年轻人与团队经历了一系列戏剧性的时刻。阿里巴巴,也从杭州湖畔花园一所民宅里的创业公司,变成了闪耀全球、目标“第五大经济体”的商业帝国。首席记者梁应杰

中国加入WTO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面对没有数据的结果,马云自然有点沮丧。他试着让朋友将他在杭州的创业项目——海博翻译社挂到网上,内容不多,只是简单说明公司的人数和服务的价格。

上午9:30,网站正式上线,马云就去逛街了。到了12点,他接到朋友的电话,被告知收到5封邮件,表达的信息也大致相同:“这是我发现的第一家中国公司网站,你们在哪?我们想和你们做生意。”

这次小试牛刀,让马云意识到互联网的潜力。在他的判断里,这将是接下来中国和世界联通的一种方式,所以回国后,他开办了“中国黄页”,试图帮助中国公司和机构打开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大门。

然而,1995年前后,对多数人来说互联网都是个新鲜事物。马云又不像同一时期创立搜狐的张朝阳他们,有显赫的海外求学经历,在上门推销时难免碰壁。

不过马云的判断没有错,特别是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后不久,国内的对外贸易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当年11月15日,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扫清了中国加入WTO最大障碍。

全球市场,一个超乎想象的大蛋糕,摆在了成千上万中小外贸企业面前。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渠道让自己被全球采购商知晓,即便对互联网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有所抵触,但谁又愿意错失接二连三的大订单呢?

2000年,阿里推出了第一个成体系的产品“中国供应商”,一批日后被称为“中供铁军”的人扛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大旗,奔走于东南沿海的写字楼和工厂区,努力向渴望自主掌控外贸渠道的企业推销阿里巴巴会员。

这些人中,走出了不少日后影响国内互联网格局的人物。像是滴滴打车的天使投资人王刚和创始人程维以及前大众点评COO吕广渝、前赶集网COO陈国环等。

也正是在那段时期,阿里确认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企业愿景,并且依靠面向外贸公司的业务完成了原始积累。2007年,阿里作为内地最大的B2B电子商务企业,敲响了港交所的上市钟声,16.9亿美元的融资额超越了谷歌,成为当时的全球第一。

直到现在,B2B业务依然是阿里经济体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昨天,马云选择周年庆开始前一天,现身阿里B2B业务聚集的滨江园区,回到梦开始的地方。他曾说:“B2B流淌着阿里巴巴最珍贵的血液,不仅仅是当年阿里铁军的力量和强大的执行力,最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系和使命感。”

拉动内需消费崛起

连总理都在关心“双11”

湖畔花园风荷院16幢1单元202室,这个150平方米左右的两层小屋,是杭州创业圈地标式的建筑。许多听说过阿里故事的人都忍不住到附近转转,感受下当年的横刀立马,逆风飞扬。

过去20年,这间小屋一直都是马云的秘密基地,也像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只要往里扔一个团队和项目,炼化一阵子,出来就可以“大闹天宫”。

2003年3月末的一天,马云点名让7个员工挨个去他的办公室,交予他们一个艰巨的秘密任务,“可能两三年内回不了家”“不能和包括家人在内的所有人说”。想要继续,三分钟内签一份保密协议,还是全英文的。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