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褪黑素、助眠喷雾到乳胶枕、智能床垫,再到各类促进睡眠或监测睡眠情况的App——这年头想睡个好觉,可真不容易。欢迎阅读《那些睡不着的都市人,想砸钱买一夜好觉》
这天晚上,原本11点就已经躺到床上的刘可,直到2点才正经睡着。在她看来,白天的生活不属于自己(属于工作),晚上一定要抢回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于是,每天晚上即便躺到床上,她也总还有一堆事情要忙:看书、追剧、看电影、购物、敷面膜、打游戏。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夜深了,但为了抓住一点点时间的尾巴,即便躺在床上也仍不愿放下手机;也可能是这样的场景,在几乎全黑的办公大楼里,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加着班;又或许是这样的场景,路灯下约上二三好友,吃着夜宵、喝着啤酒……
人的一生,本应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会在睡眠中渡过。然而,手机使用频率的剧增、越来越常见的996工作制、夜生活的丰富多彩,正让睡眠时间被逐渐压缩。越来越多人变得像刘可那样,从本该属于睡眠的时间里,抽出一些让它“属于自己”。
调查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长从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这意味着,过去五年间,我们活生生从自己的睡眠时间中偷出了170余天的清醒时间,分派给忙碌的工作和生活。
不管是主动熬夜还是被动失眠,毋庸置疑的是,睡眠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时代病”。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而在行业人士看来,这一数据或许还在被低估。“睡眠困扰的群体应该不止这些,80%以上的人群多多少少会有睡眠困扰”,这是有着16年心理咨询经验的邹邹作出的判断。
继“车厘子自由”、“猪肉自由”后,“睡眠自由”成为当代人的新一轮期待。从褪黑素、助眠喷雾到乳胶枕、智能床垫,再到各类促进睡眠或监测睡眠情况的App,花样繁多。
当一夜好眠成为奢侈品,睡眠经济也正当其道。看似“昂贵”的睡眠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是否就意味着金矿?
那些睡不着的90后们
小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
今年28岁的她在广州一家新媒体机构负责内容创作,工作所具备的特性,让她不得不保持高密度的信息接收和摄入水平,“一直很焦虑,如今梦里都是选题和工作”。昨晚,为了追赶deadline,夜半两三点她还在加班加点写稿子。
同一时间,1400公里之外的上海,林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耳机里助眠的雨声已经停了很久了,睡意却始终没有酝酿成功,白天工作上的糟心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闪回,她干脆拿起了手机,看起了之前还没读完的电子书。
像是回到了一年前。彼时,大学毕业的她刚刚入职第一份工作不久,全新的环境、与大学专业并不契合的工作性质、复杂的同事关系、无情的KPI考核,每一样都压得她喘不过气,那时,她也像现在这样,成宿成宿地睡不着觉。
一边焦虑,一边睡不着。同样的情况存在于无数个和小方、林琳一样的90后身上。
2017凯度健康国民健康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Wellness Survey,2017)的数据显示,2010到2017年间,18-29岁的中国年轻人中越来越多人面临失眠困扰,失眠人群的比例从42%增长到59%。这一比例甚至高于老年群体——53%的74岁以上成人有失眠问题。
互联网网民常见睡眠问题
继脱发问题“长江后浪推前浪”后,90后又不幸中招,成了“特困户”。
不过,刘可显然跟小方、林琳不大一样,她也焦虑,但不是由于工作压力,而是对时间缺乏足够的自主支配权力,用她自己的话说,更多时候她其实是“舍不得睡”。
“下班吃个饭,到家差不多就是九十点钟了,洗漱、收拾完,一看已经12点了”,刘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也许0点以后才是自己的时间,因此“就算再困,躺到床上,也要刷刷微博,看看视频再睡”。
出于这种心理陷入这种晚睡漩涡的人,也绝不止刘可一个。
年初,“报复性熬夜”一词在网络上爆红,用来专指那些“白天过得不好或者过得不满足,想借夜晚时间找到补偿”的人,很多年轻人瞬间找到了共鸣。
“除了焦虑、环境引起的失眠,这其实是刚刚出现的一个问题,而且这部分群体主要是95后。”邹邹也发现了这一趋势,她解释道,这就是所谓的“补偿机制”在发挥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