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首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长期保持良好的核安全记录,核电安全运营指标居世界前列。
自1985年中国大陆开工建设第一座核电厂——秦山核电厂以来,中国核电经过30多年发展,实现了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截至2019年6月,中国运行核电机组47台,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居世界第一。
在核电机组性能指标方面,截至2019年6月,已安全稳定运行累计300余堆年,未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2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且0级偏差和1级异常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在近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同类机组综合排名中,80%以上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70%以上指标达到世界先进值。2018年,12台运行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
在重要核设施安全运行方面,白皮书指出,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全国18座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保持良好安全记录。我国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每万枚6.2起降至目前的每万枚1.0起以下,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焦点1
福岛核泄漏事故后 中国为何不“去核”? 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吸取福岛核事故教训中国已对核电厂做技术改进
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指出,发展核能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政策。据悉,为确保中国的核安全,中国政府已经制定并实施核设施短期、中期、长期安全改进计划,下一阶段中国将在发展核电的省份陆续建造五个左右的中低放处置厂。
在确保安全基础上
发展核能是战略选择
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引发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福岛核事故后很多国家去核发展趋势明显,中国为何要坚持发展核能。对此,刘华表示,中国作为核大国,发展核能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政策。
“当今世界主要核大国,特别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基本都还坚定地发展核能。”刘华还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报告里也表明,继续发展核能是国际上一些国家的重要的选项。
他表示,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必须发展清洁、高效能源,且中国在能源方面必须是多种能源结构。此外,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核能也是一个重要的选项。
但他也表示,“中国是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这也是一个核大国做出的战略选择。”
核设施选址充分考虑地震等影响
极端事件引发核事故可能性极小
白皮书介绍称,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国运行核电厂、在建核电厂、研究堆和其他重要核设施开展了历时9个多月的综合安全检查,结果表明,中国核设施在选址时充分考虑了地震、洪水、海啸等影响,由极端自然事件引发核事故的可能性极小。
为进一步提升核设施安全水平,汲取日本福岛核事故教训,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核设施短期、中期、长期安全改进计划,增强了核设施抵御外部事件、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
在放射性废物处置方面,我国已建立并安全运行两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厂。刘华表示,下一阶段,中国还会在发展核电的省份陆续建造五个左右的中低放处置厂。而高放废物处置现在则正在进行地下处置厂试验室的立项和研究开发,很快将进入到实质性的进展阶段。
焦点2
中国如何开展核安全监管? 建立“三位一体”核安全监管机构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指出,我国从监管机构、审评许可、监督执法、辐射监测、事故应急、监管队伍建设、技术研发、安全改进等方面开展核安全监管。南都记者注意到,核安全的监管对象既包括放射源、核燃料设施,也包括涉放射源单位和核企业。此外,白皮书还专门就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予以介绍。据悉,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10个国家核应急专业救援队。
放射源纳入安全管理
核设施现场7×24小时安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