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技术路线决定了植物肉与人造肉在产品形态上的不同,其中最根本的差异就是:植物肉是真正的素食食品,培养肉则是动物性食品。这就给人造肉的未来带来了差异化的想象空间。
未来的想象空间
对于植物肉企业而言,最早驱动其发展的原因是环保理念与素食等小众饮食的兴起,然而植物肉企业却并不想将定位局限于素食肉类,Beyond Meat的产品定位一直是肉类替代品而非素食,其人造肉饼会摆放在超市的肉类货柜中,并且一直拒绝将其汉堡产品标记为“素食汉堡”。
这与素食肉类市场的天花板较低有关,素食机构Plant Based Foods Association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素食肉类的销售额为6.7亿美元,而市场调研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肉类替代食品规模约为46亿美元。
然而无论是素食肉类还是肉类替代品,它们的市场规模都远远低于万亿级的肉类或者健康食品市场,因而植物肉企业更应该关注如何跳出传统的素食产品印象牢笼,进军肉类市场或者健康食品市场,这也是植物肉未来的机会所在。
培养肉与植物肉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其更多的是对传统畜牧业的颠覆。畜牧业对于环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是2016年以来我国猪场大面积被拆迁的原因之一。据统计,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18%来自养殖业。
和植物肉企业类似,培养肉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则在于如何切入传统肉类市场,在这点上培养肉企业有着天然的优势。不管是对于稀缺肉类的规模化复制,还是实现产品健康性的差异(例如更健康的Omega-3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培养肉的技术难度均低于人造肉。
菁财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兼总裁葛贤通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比较人造肉和天然肉的关键维度就是口感、营养获取替代性和性价比。从长期看,培养肉更有可能在口感等方面实现真正的替代,植物肉实际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消费者事实上也是将素肉更多看作豆类、菌类食品,而非真肉的替代品。”
然而将培养肉推向市场依然有着不小的阻力,除了上述的技术、成本等问题之外,监管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因而短期看来,和植物肉对比,培养肉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肉类产业的结构化升级
虽然人造肉行业仍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从产业视角而言,人造肉却很有可能给肉类产业带来一次结构化升级。
从供给端而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到8829.6万吨,居全球首位,然而人均肉类消费量却仅占美国的一半。据兴业证券测算,预计2030年中国肉类产品的供给缺口将达到3800万吨以上,人造肉则有望对这一部分缺口进行有效补充。
世界肉类消费数据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等植物肉企业已经在北美市场取得了初步成功,它们的客户包括Burger King(汉堡王)、TGI Friday's、A&W Canada以及Whole Foods等,Beyond Meat的营收从2016年的约1600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8800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3%。
同时,人造肉也代表了健康和生态友好等理念在肉类食品中的反映,从这个角度而言,人造肉则更像是对于传统肉类市场的存量替换。
从消费端而言,人造肉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例如植物肉满足了素食主义者对肉类的需求。同时,消费者对于人造肉产品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Beyond Meat销售费用的占比已经从2016年的80%下降到现在的40%就是证明。
中国的人造肉行业玩家
今年5月,Beyond Meat的上市使得人造肉成为焦点,然而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了人造肉产品,也就是素鸡。
其制作工艺和植物肉类似,同样是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膨化、挤压制成大豆组织蛋白,其中蛋白含量越高,肉质纤维感越强。不过我国的人造肉产品之前主要供应给寺庙和素食餐厅,定位为素食肉类,这也局限了其发展。
国内人造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