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之后,发现这名学生的组织能力挺强的,就是不敢在大家面前讲话。“一次我直接把组织一项班级活动的任务交给他,告诉他老师只看结果,具体怎么操作由自己决定。”经过几次锻炼,现在这名学生性格开朗了,开展活动时也敢在校园或寝室里向同学宣讲了。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书记郭智芳告诉记者,曾有一个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刚来学校时不太合群,成绩也不太理想。后来她参加了一个帮助贫困生的项目,这个项目帮助有些自卑的学生建立自信,几年后,他们再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样一个过程让她很有成就感,学习成绩很快也得到了提升,大三时名列班级第一。
复旦大学社科部教授高国希认为,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体验到的支持越强烈,就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要多为弱势学生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帮助他们摆脱孤僻离群的习惯和自卑感,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氛围中成长,不至于因外部消极影响和内部心理矛盾而沉沦。
从基础教育抓起
大学里的边缘生,许多来自中西部的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仅使农村孩子上大学难、上好大学难,而且也使得他们在费尽千辛万苦踏进大学校门后,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
甘肃会宁是西部的贫困县,同时也是高考状元县。几年前,会宁二中副校长张斌曾借到北京出差的机会,走访一位引以为自豪的学生。没想到这位学生却对他大倒苦水:“从本科到硕士7年,我是班里最忠实的‘听众’。无论上课、讨论还是联欢、聚会,我不敢当众发言,不会唱歌跳舞,只好静坐在一旁。”
从农村到城市,素质教育缺失造成的综合能力不足,使得农村学生面对丰富的校园活动手足无措,很难成为其中的主角。
“强烈的反差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很难接受,能不能适应,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时如果周围环境友好还好,如果遭遇冷漠歧视,有些人可能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内向孤独,甚至敏感、自卑、嫉妒和自我封闭。”高国希说,家庭和自身成长中的劣势、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社会舆论的标签和炒作、精神和文化关怀的缺失等,无形中把这一群体特殊化、孤立化和边缘化。
专家指出,大学生边缘化群体折射出很多问题,其中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尤其应该引起重视,政府、社会和学校应当形成合力,从源头抓起,让城乡孩子同享阳光雨露,平等成长。
(专题采写:艾福梅 袁汝婷 刘巍巍 陈诺 林苗苗 冯国栋 刘美子 谢樱,策划、编辑:郑明达 高远至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学生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