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广西信息网

当前位置: 广西信息网 > 龙亭区 > 跟着科学家有“人造肉”吃(2)

跟着科学家有“人造肉”吃(2)

  肌肉里含有肌肉纤维,这是些细长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它们不会自我增殖,而是通过肌原细胞(Precursor cells)的融合生长。肌原细胞可以是胚胎干细胞或者“卫星细胞”。“卫星细胞”是肌肉组织里一种特殊的干细胞。

  理论上,在实验室里培养肌原细胞,让它们融合并不难。但在实际的肌肉里,细胞应当“适时适地”地生长,也就是说,当细胞在某个生长的关键时刻,正好有血管通过血液送来营养和氧气,同时把新陈代谢的废物运走。营养物质和氧气需要直接提供到每个生长中的细胞附近,误差应在毫米级。现在科学家们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方式是建立一个海绵状的“矩阵”,让培养基融入到这个“矩阵”中,用这个“矩阵”来给生长和融合中的肌肉纤维细胞提供营养。

  另外,其他类型的细胞,比如脂肪细胞也应当在肌肉组织中生长;同时化学信使应当给生长的组织以提示,让它长出正确的结构;最后,肌肉细胞还应当接受“体育锻炼”,通过物理拉伸和运动来促进其发育。

  3

  最终成果 不像猪肉像蛤蜊

  在实验室里制造肉的研究既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是生物科技和食品科技的一大制高点。美国巴尔的摩布鲁姆伯格健康学院的马瑟尼(Jason Matheny)表示,美国、北欧和日本一些研究机构也在研究在实验室里培养肉,但荷兰科学家是最先进的。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表示,中国现在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以前,科学家们制造的人造肉都是薄薄的一层。这回荷兰科学家用了30天,培养出的人造猪肉已经有了长达1厘米的肌肉纤维。鲍斯特表示,他还没有尝过自己做的肉,不过可说说这些肉长得什么样。他们培养出的这种肉纤维看上去就像蛤蜊肉,能够成形,但还是有点软塌塌黏糊糊的,这是因为实验室里的肉里所含的蛋白质要少于传统的猪肉。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人造肉里的蛋白质含量:在真正的畜肉里面,蛋白质含量达到99%,但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肉的蛋白质含量只有88%,其他的大多是水和核酸。鲍斯特表示,低蛋白质含量意味着它可能尝起来一点也不像猪肉。

  不过,鲍斯特还是表达了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极大信心,纤维短、蛋白质少的肉,可以用在香肠或者汉堡里,反正这些东西都是用肉馅做的。肉馅本来就是把肌肉纤维绞碎,往往还加入了淀粉一类的东西。

  鲍斯特表示,他们之所以从猪肉开始,是因为他们最熟悉猪肉,而这种技术可以很简单地用于培养其他的肉类,比如说鸡肉、牛肉和羊肉,人造肉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链接】

  未来的肉食在哪里?

  世界对食用肉的需求一直在增加。以中国为例,1985年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耗量为一年20千克,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0千克。但地球上能够生长的植物是有限的,动物需要吃植物才能长肉供我们吃,如此说来,早晚有一天肉会不够吃的,那么未来的肉从哪里来呢?云无心说,解决未来的吃肉问题,除了肉之外,还有两大出路。

  出路之1

  提高生产效率

  当猪的出栏时间从一年降到半年,鸡的生长期从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肉的产率就可能成倍地提高。问题是,这种方式面临着无数的批评和疑虑。另一方面,无论生物技术如何先进,动物都只能把植物中很少的一部分营养成分转化成肉。生产1千克的肉,总是需要几千克的饲料(对于牛肉大概是8千克左右),还有上千千克的水。

  出路之2

  植物蛋白合成肉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