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语音直播APP也已经成为了睡眠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垂直赛道。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5. 42 亿。而在网易云音乐、Soul、夜听、右耳、荔枝等APP上,类似于“ASMR”等语音哄睡的细分类别早已成为了热门大类,不少人愿意付费在语音直播平台上听主播哄睡,也愿意为哄睡主播打赏、送礼物。 2018 年就曾经有过报道,有主播每天哄 10 万人睡觉,月收入可达 6 万人民币。
ASMR本身也是舶来品
国外直播平台Twitch上也有不少大热ASMR主播
不过,在直播市场上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一些乱象,在睡眠赛道中也同样存在——“涉黄”、“擦边球”内容问题是各大平台长期以来头疼但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8 年在几度收紧管理无果后,斗鱼就曾选择全面下架ASMR类别的直播,在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ASMR也已经无法搜出结果。
相比起语音哄睡直播更为隐蔽和私密的,则是陌生人电话哄睡服务。在“陪聊”这个关键词被淘宝封杀前,哄睡就是陪聊中重要的类别之一,价格则在半小时 20 元- 80 元不等。更为私密的情况下,行业中的混乱可想而知,因此 2018 年淘宝已经直接屏蔽了相关搜索词,目前“陪聊”、“哄睡”在淘宝上都已经无法直接搜出相关的服务。
收紧监管、屏蔽下架是平台面对乱象的必然操作,但真实有需求的失眠用户却也有不少被迫转向了更为地下、监管缺失的渠道,痛点无法得到解决。
教育用户,品牌仍有困境
可以看到,由“睡好觉”这一个需求出发,硬件、软件、实体、虚拟的解决方案五花八门,催生了一个内涵丰富,且仍处于混战阶段的巨大市场。有业内专家认为, 2020 年,我国的睡眠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4000 多亿元。但不可否认,国内助眠产品市场总体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而且,“睡眠经济”规模虽大,本质上的问题也确实不少。
一方面,睡眠行业发展至今,真正的技术玩家屈指可数,这背后实际上是我们对睡眠质量的科学研究还不足以支持系统性、产品化的改良方案。硅谷媒体《快公司》曾经采访过相关研究人员,被访人员就指出,即便是科学家今天也不能完全理解到底是什么构成了我们高质量的睡眠。这也就导致,准确性不足成了睡眠产品的常见问题——大量粗制滥造甚至虚假宣传的产品充斥着市场,难以解决失眠人群的真实痛点。
另一方面,市场中的消费者也缺乏正确看待睡眠问题的认知。《 21 世纪经济报道》曾提及,国内睡眠经济虽然升温,但是人们对待睡眠医学的知识仍然欠缺,就诊率很低。睡眠喷雾品牌REN的CEO Arnaud Meysselle也曾在采访中提到,“品牌需要引导消费者认知到助眠产品的益处,以及这些产品将如何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进而提升健康状况。”
缺少基础性的解决方案,消费者的认知也仍然在早期,睡眠经济的发展何时能走上正规仍然未可知。
国民睡眠质量已经连续多年下降,也许重来一次, 90 后仍不会选择早点睡觉。不过,市场上的问题与痛点所在,也正是机遇所蕴含之处,可以说一夜好眠越奢侈,“睡眠经济”的机遇就越大。但换个角度来想,当有更多人参与到“睡眠经济”之中,或许有睡眠障碍的用户离更有效、更可负担的解决方案,也就更近了一步。
参考资料:
喜临门《 2020 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喜临门《 2019 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猎豹《国民睡眠质量和助眠需求调研报告》
阿里妈妈 《熬夜真相: 0 点经济报告》
艾瑞《 2019 中国年轻女性熬夜自救白皮书》
人啊人《 2019 年 90 后综合研究报告》
CBNData《 2018 健康睡眠市场消费特征及趋势洞察报告》
知萌咨询《中国消费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