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本无错,既能满足自住,还能发家致富,因为房子保值增值的属性早已深入人心。在过去,少数有钱的胆大的买了房后也早就发财了,因为那时候还是房地产初级阶段,人们的观念还比较僵化,不喜欢买房,所以还曾一度引导鼓励大家买房。最简单的就是首付和房贷利率较低。
当看着别人都靠买房发家致富了,你也想去买房或许还不晚,但是当到了任何一个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大概结果你也就知道了,不再需要鼓励了,因为买房已经演变成了全民炒房。甚至到最后的房地产调控。房子兼具自住和投资属性,然而度投资行为甚至投机行为让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并不是不让你买房,而是过度透支房地产的未来甚至其他,必然会遭到市场规律的惩罚。所以我们主动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新时代定位。
之所以强调房住不炒,恰恰是因为过去房炒不住,否则丈母娘真是因为担心闺女没房住?我们真的是因为不买房心里不踏实?根源在于,房价上涨让大家慌,不买套房子放手里心里不踏实,在大家眼里,房子就是一切,房子就是财富。所以一有钱就喜欢存起来,为的就是将来买房。
中国人爱存钱的传统根深蒂固,尽管这些年来随着各种宣传,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厚,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月光族也非常常见,年青一代和上一辈观念发生偏差,“钱是挣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也一度被很多人当做新时代消费观,但无论如何,作为中国人骨子里依然有勤俭节约的基因。
但凡是涉及到买房,年轻人也不再那么年轻人,也变得越来越那么有父母的思想,喜欢攒钱了,年青一代,父母一代都把钱存起来,以备买房之需。所以,一定程度上,攒钱极大提高了银行的储蓄率水平。
多数家庭就是希望将来买房时哪怕凑上家庭六个钱包也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毕竟凑上了,这就是经济学家樊纲提出来的“六个钱包论”。近日,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中国炒房现象明显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储蓄率高,过去大概20年我们在40%以上的储蓄率,我们国家人均收入低但财富量大。中国人储蓄了就想有点回报,于是房地产成为了重要的投资对象。不过,樊纲认为,并不是所有房地产投资都是炒房。真正的炒房需求就是那些买了房,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买下来,我把它放在那里,我也不租出去,就等着升值,这种可以说是纯粹的投机性的炒房需求。
炒房跟储蓄率有什么关系呢?樊纲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也认同把房子租出去不算炒房,过去20年人们喜欢攒钱买房,储蓄率也相应是保持高位的,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房价,但是如果樊纲把炒房原因归结为老百姓(603883)爱存钱就有点不地道了。
储蓄率高是我们的特色,储蓄是牙缝挤出来的,不是跟着GDP涨起来的。实际上正是有中国老百姓的存款,才保证了资金的灵活性和宽松。高储蓄率给银行带来了充足的存根,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银行纷纷把这些钱作为贷款放出去。得到充足贷款资金支持的房地产公司也就可以一直坚持惜售。高价拿地,制造地王,靠贷款坚持。有了高储蓄率,房地产公司可以捂盘惜售、推高房价,炒房者也可以利用加杠杆炒房,一定程度上是老百姓的储蓄间接推高了房价,助长了炒房者的气焰。
多数普通老百姓充当了别人的工具,给别人做了嫁衣,但没办法,我们没人家那个头脑和胆略,我们不会打政策擦边球。所以,你买套房需要拼了六个钱包的命,辛辛苦苦攒钱一辈子仅够买一两套房,当很多老百姓都是这种状况时,银行的钱还会持续增多吗?储蓄率还会上涨吗?不会的!
最近的一项数据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在近十多年当中,我国居民储蓄率一度超过了50%,由此可见在那段时间我国居民对于储蓄的认可度非常高或者说还有不少钱可以用来储蓄。但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大家储蓄的意愿好像降低了。整体来看,我国居民储蓄率已经步入了下行通道。2012年至2018年这6年时间里面,我国居民储蓄已经下降了478个基点,平均一年减少约80个基点!
实在不是不想存钱了,而是真的无钱可存了。接近80%家庭资产都用来买房,既表示人们喜欢买房,同时也意味着为了买房不惜一切代价。但结果是房价之高已经在透支无数个家庭。所以,这个指标下来了,也意味着炒房的动力不足了。现在的老百姓不是有钱可存,而是成了有债要还。
说到底,过去百姓的储蓄并没有让自己买房,是为了将来买房,但是却转化成了别人的炒房和推高房价,结果想买房时,老百姓的钱都被炒房者吸走了,别说存钱,剩下的都是债务,还指望他们炒房吗?还指望他们买房吗?所以,我们的经济增长不可能再靠房地产拉动。这几天,人民日报再次发表文章《中国经济绝不搞“饮鸩止渴”“稳增长”不靠房地产》,一些人再次把“稳增长”的目光投向块头大、上下游产业多、拉动增长“立竿见影”的房地产业。此次国家已经传递出鲜明的信号:“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促进经济的手段。”
(责任编辑:宋虹姗 HO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