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烨也提到,他希望的是在美国的黑色电影和法国的类型电影中找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中间地带,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我觉得他在这方面想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
黑白摄影本身就是一个很冒险的事情,娄烨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坚定自己的艺术创作观念,和他想传达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你看片的时候艰难一点,但是是必要的,是他自己的坚持。
唐小万:这部电影的摄影让我想到《推拿》,也是曾剑做摄影,当时就是为了表现盲人的视力刻意做了一些模糊,这一部有的地方也是直接虚掉的,完全看不清,然后亮度非常低。我有担心国内很多银幕亮度低,可能啥都看不到。
刘敏:但是我觉得这个做法是跟电影非常契合的,一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特质,二是因为里面人的身份都是暧昧的,用这样的方式来拍这些人物,我觉得还蛮吻合他们的身份。
娄烨没有特别用影像去突出那个时代的氛围背景,仅仅用字幕交代一下时间,摄影更加关注的其实是人,以及人物在环境下彼此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说整个环境。
梵一:各位对所有人物关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角色是?
唐小万: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黄湘丽演的巩俐的粉丝,她是一个话剧演员,第一次演电影,表现还蛮好的,而且因为是一个没有在银幕上看到过的人,你会觉得很新鲜。包括她跟巩俐的一场有点暧昧、让人浮想联翩的戏,还有跟王传君那些对手戏我都觉得挺不错的。
但是这个角色真正的身份、立场我也没办法很确定,电影里也没有说得很清楚,给人有一点点神秘、又比较有想象空间的一个角色。
梵一:黄湘丽饰演的角色给我的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就像是娄烨在发布会上说的一样,她和巩俐是一个极致的镜像关系,作为一个配角,不断地给巩俐戏,是我们理解巩俐这个角色在一些选择和动机上的关键。
除了巩俐这个角色,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小田切让那个角色,我觉得他是影片中情感最为丰厚的人物之一。虽然他的情节不是特别的多,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直接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在这样的一个很冰冷、很阴郁的故事里面,他保留着一种人性的温暖;他是一个日本人,是一个侵略者,然而在这位侵略者的身上,我们又发现了一丝丝人性,这种人性让人物变得更加复杂、立体,也更加贴近“真实”,让整个影片的格局变大了。
刘敏:最喜欢的人物还蛮难回答的,因为不知道是导演讲述故事的方式还是别的原因,这些角色我感觉和自己都蛮有距离的,很难谈到喜欢或者不喜欢。
比较想琢磨的可能是黄湘丽那个角色,巩俐当然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讲述她的笔墨最多,观众也容易理解角色的多面复杂性。倒是黄湘丽这个角色,有一种很模糊的东西,你很好奇想去探究她,了解她。
梵一:其实就是说,黄湘丽这个角色处于一个活泼的青年阶段,对她来说一切都是未定的,她可以选择正义,也可以选择邪恶。
何小沁:我最喜欢的人物肯定首先是女主角了,因为这是一个纯粹的大女主戏。巩俐这个角色有点让我想起《色·戒》里的王佳芝,都是在战乱时代里的一颗美丽的棋子,都是因为个人情感而选择了自己最终的结局。
除此之外,我觉得最出彩、让我最眼前一亮的人物是王传君饰演的一个配角,他是一个非常油滑、夹在中间的人,其次他的造型和表演都有很强的戏谑性。
梵一:讲到巩俐和黄湘丽的角色,好像娄烨特别钟爱这样一类人物,你们记不记得《紫蝴蝶》里的章子怡,也是一个类似的角色。你们怎么看女主角这个人物?
唐小万:首先她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女演员,即使是一个间谍,你还是会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你会想在舞台上看到的这么一个人。
她的政治性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你在她身上看到更多还是对恋人的爱、对前夫的情义、对养父的敬爱,就像黄湘丽说的“你是个非常念旧的人”,可以说是感情用事,很多感情汇聚成这么一个角色。
刘敏:片中的法国人,也就是她的养父总结的好,说她是一个间谍,但同时也是一个演员,一个女人。她的很多表现其实是游离在各个角色之间的。
我觉得导演是想把这个人塑造得更人性化一些,最后的结局,更多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才有可能发生的,如果换成另一个身份,结局大概也会改变了。当然,也有大时代把她推到命运一个角落这样一个状态。
梵一:我看了新浪做的观影调查,很多人都在夸巩俐的演技。威尼斯电影节前方的反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