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女生学的这个冷门专业,全校就她一个人!为了她,学校还专门请来外聘老师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这是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的开头。
箜篌,是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留下光辉身影的一种古老乐器。在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有一位音乐表演专业2016级女生名叫杨柳,她主修乐器就是箜篌,而这个专业全校只有她一个人。
今年,杨柳参加了杭师大钱江学院的职规大赛,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并将在10月底参加浙江省职业规划大赛,项目主题就是“箜篌的保护与传承”。
箜篌(音kōng hóu):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现在全国专业的箜篌人士屈指可数,会弹箜篌的也大多是由竖琴或者古筝改学的,目前箜篌专业只有中央音乐学院等极少数高校开设。
为了一个学生
学校新开一个专业
“2016年的浙江全省高考生中,学箜篌的只有她一个。专业考试的面试环节,杨柳就用了箜篌这个乐器。”杭师大钱江学院艺术与传媒分院音乐表演专业徐溪老师说,“如果当时我们不收,这个孩子就没地方可以继续专业、系统地学箜篌。”
当时,杨柳通过全省音乐统考,本身有一定箜篌学习基础,高考文化课分数达标,专业考试又通过了。因为箜篌的普及度不高,杭师大钱江学院没有专业的器乐老师授课,杨柳一度面临着被劝改选专业。新生报到后需要选择专业方向,经过沟通,杨柳还是坚持将箜篌作为主修乐器。
徐溪回忆道,当时学校很重视这一个学生的人才培养,还制定了符合杨柳实际的培养方案,“我们做这件事情,也不单单只是为了一个孩子的成才,更多的是想保护和推动箜篌这个乐器的发扬光大。”
现在,杨柳的公共课是和其他学生一起上的,但专业小课算是量身定制。学院还聘请了箜篌青年演奏家陈莉娜,作为学院外聘教师,专门来教这一个学生。
而杨柳也成为了浙江省第一个在专业类院校以箜篌为主修乐器的学生。
徐溪说,除了学生本身的诉求和热爱,学校和老师们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虽然在办学成本上需要投入更多,但我们一直在挖掘、保护和传承类似的民族乐器项目,这也是为了让非遗文化真正焕发生机。
小号、古筝、二胡、大提琴、电贝司、吉他、单簧管、双簧管……目前,杭师大钱江学院的民乐和西洋管弦乐种类较为齐全,可以说“中西结合、古今贯通”。除了杨柳,已经毕业的学生中,也曾出现过一个人一个专业的情况,一个毕业生的主修乐器是低音提琴,另一个毕业生主修乐器则是马林巴。
“未来,如果有类似的孩子,我们欢迎更多‘杨柳’选择报考我们学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乐器方向)。”徐溪说。
高二才开始练乐器
一把琴最少要几万块
采访中,1998年生的杨柳,虽然只有21岁,但技法娴熟,向记者展示了好几段自己的箜篌表演或练习视频。视频中,她坐下来,拨弄琴弦,箜篌流淌出清澈悦耳的声音。
初识箜篌,是在杨柳高二那年。“一次,由中央音乐学院的箜篌教授崔君芝主讲的讲座视频中,我第一次听到这种乐器,在此之前,我对箜篌的了解可能只是出现在武侠小说里的‘神器’。在那个视频里,老师展示了异常华丽的演奏技法,而箜篌在大师演绎下,弹奏出各色风格的旋律,屏幕外的我被深深吸引。”
当时,杨柳马上就在视频的下方留言,联系主办方。而因缘巧合,那个讲座的发起人,就是杨柳后来大学专业课老师陈莉娜。
自此,自高二起,杨柳就开始学习箜篌。喜欢容易,坚持专业学习可更复杂。至于为啥后来坚持学这么冷门的乐器,杨柳给出了另一个更直白的原因,“因为学的人少,竞争小啊。”
不过,“冷门”也有利有弊的,杨柳的学习之路走得并不轻松。最明显的是,杨柳的父母都是工薪族,学箜篌,对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