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告诉我们全世界只有不到10%的注册建筑师是女性,在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36位得主中,更是仅有两位女性——扎哈·哈迪德和妹岛和世,而这两位均终身未嫁,建筑业的艰辛可见一斑。跟意大利女建筑师贝娜蒂塔·塔格里布亚(Benedetta Tagliabue)说到这一点的时候,她笑了,又很郑重地点头,“是的,真的很困难。”
贝娜蒂塔已经在这个“男人建造世界”的领域中站稳了脚跟。
她的履历可谓金光闪闪:丈夫是传奇建筑师恩里克·米拉耶斯、1994年两人在巴塞罗那共同创立了EMBT事务所、2004年完成了丈夫的最后遗作苏格兰新议会大厦、在2010年和2013年分别摘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的最佳国际建筑奖和詹克斯奖……当然她也是上海的老朋友,2010年,她为这座她喜爱的城市留下了极富实验性又充满争议的建筑——世博会西班牙馆。
9月29日在同济设计研究院的报告大厅内,这位女建筑师向近500位建筑爱好者和学子进行了一场名为“在实验中融合而成的建筑”的讲演,以女性视角展现她对建筑和城市的理解。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是贝娜蒂塔的实验性作品之一。
西班牙馆的设想将在巴黎完全实现
贝娜蒂塔还未走上讲演台,已经成功举办过多场大师讲演会的主办方就调侃“终于有一位不穿黑色衣服的建筑师了”。一身绿黄相间布满大块面花纹的宽松长裙,配上走起路来环佩作响的夸张饰品,这位出生在米兰、现在常年在巴塞罗那工作的建筑师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她的建筑一般,兼具意大利的浪漫与西班牙的热情。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8524块藤条板共同组成的“藤条篮子”——西班牙馆成为了浦东沿江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占地7600多平方米,也是当年世博会面积最大的自建馆之一。贝娜蒂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藤条可能是几千年前人们就会运用的材料,而编织则是在世界各地广泛运用的古老手工艺,“我当时希望将这些东西和新的技术融合在一起,把人文历史和钢筋混凝土有机结合。”最后西班牙馆以钢筋作为支架,外表铺以天然藤条编织而成的藤条板,构成流线型的灵动造型。
不过世博会后,考虑火灾隐患,藤条被拆除。曾经辉煌一时的西班牙馆现在却显得破旧不堪,关于自然材料是否真的绿色环保的争议也不断传出。贝娜蒂塔这样解释,“我们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种不能持久的特殊材料,也许只能坚持6-8年,我们将其当做一个实验。”讲演当日的早晨,贝娜蒂塔特地赶去西班牙馆,被管理人员告知仅仅为了维持或重塑外形,他们已经亏损巨大,即使事务所提供了新的设计和维护方案,也无力维持。“这实在是个悲剧,现在的西班牙馆只能说是残骸,我很遗憾。”贝娜蒂塔这样说。
刚刚赢得巴黎一个地铁站设计权的贝娜蒂塔将使用一种新的材料来解决西班牙馆不能持久存在的问题,“西班牙馆只是一次实验,我们的设想将在巴黎实现。”德国汉堡港口新城Hafencity公共空间,在这个作品中,贝娜蒂塔把“编织”元素融入公共空间中。德国汉堡港口新城Hafencity公共空间是个带有几何感的作品。
四川内江(张大千故乡)博物馆效果图,贝娜蒂塔将毕加索与张大千艺术风格的几何元素相融合。
2010年,贝娜蒂塔受邀在四川内江——也就是画家张大千的故乡为其建造一所博物馆。上个世纪50年代,张大千与毕加索相遇,张大千画了一幅墨竹赠予毕加索,而后者也拿起毛笔勾勒了一幅牧神图返赠张大千,成为中西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贝娜蒂塔以此为灵感,由一个当地已有的茶馆建筑开始,以当地的竹作为天然材料,将亭子结构向外扩张,形成五个彼此连接又相互独立的庭院,亭子还将一些有些年头的古老树木纳入室内,将毕加索与张大千艺术风格的几何元素相融合。张大千的小女儿看到设计图很是惊喜,“你们怎么知道我父亲在他最后生活的地方为自己造了五间庭院?”贝娜蒂塔笑说,“这倒只是个美丽的巧合。”
“做女建筑师不容易”
2000年贝娜蒂塔的丈夫兼工作伙伴恩里克·米拉耶斯因患脑瘤不幸离世,贝娜蒂塔不得不独自照顾两个年幼的女儿,还要独自支撑起夫妻二人共同建立的EMBT事务所,而最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将丈夫生前的遗作——位于爱丁堡的苏格兰新议会大厦继续下去。作为苏格兰300年来首次拥有的议会大厦,这个建筑从开始就充满争议,无论是选址还是设计师的国籍都可以成为辩论双方争论的焦点,而最终米拉耶斯和贝娜蒂塔的方案从二十多家事务所中脱颖而出。不过随着米拉耶斯的去世,工程似乎陷入了低谷——预算的不断增加、工期的无限制延长,都让刚刚失去挚爱的贝娜蒂塔烦恼不已,不过她始终坚持丈夫最初的设计方案。2004年,比预定时间晚了三年,花费超出原定预算10倍也就是4亿英镑,苏格兰新议会大厦完工, 现在那里是爱丁堡游客访问最多的建筑之一,曾经的众矢之的成了旅游胜地。
本文地址: /longtingqu/36793.html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