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网 - 收集互联网各类热门信息网站,提供便民发帖,本地生活服务等!

广西信息网

当前位置: 广西信息网 > 龙亭区 > 援鄂医疗队前线收到三封难忘信 背后感人故事承载“厚道”文化

援鄂医疗队前线收到三封难忘信 背后感人故事承载“厚道”文化

  央视网消息(记者 潘聪 刘亮):“在援鄂期间,我们每天都被他们感动着!”5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医疗队领队刘新民在回答本网记者提问时,有些哽咽地说着,“我要感谢英雄的武汉人民,我们是一起拼过命的人!”

援鄂医疗队前线收到三封难忘信 背后感人故事承载“厚道”文化

  “回想起两个月的抗疫经历,确实特别难忘。”刘院长说,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医院来说,都是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对于医院来说,经过了抗疫大考,锻炼了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培养了一批青年生力军;而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都是一次人生的历练,对于个人的沉淀和未来成长,都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援鄂医疗队前线收到三封难忘信 背后感人故事承载“厚道”文化

  1月26日至4月6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先后分3批派出援鄂医疗队,共135人,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医疗队在援鄂期间曾经收到过三封令人非常难忘的信,刘院长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三封信背后的感人故事。

  第一封信,医疗队刚刚到达武汉不久,医院一位95岁的老院长亲笔写给医疗队的。这位老院长曾于1950年参加了抗击鼠疫、1951年参加北京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1958年支援蒙古国,可以说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战士,更是大家的榜样。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老院长的视力已不如从前,就请同样参与过抗美援朝的老伴一字不落地每天把新闻读给她听,而她也时刻挂念着前线的队员们,所以就一笔一字地写下了这封信。

  第二封信,是在前线抗疫60天攻坚战的时候,也是最艰辛、最困难的时候,医院党委书记潘义生代表院党委,亲自执笔给所有的队员写了一封家书。信中说:“春山在望,最后坚守;佳期可期,医者荣光。”收到来自家里人的鼓励,大家就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样,给了医护人员力量和自信,也让医疗队更加坚定地完成抗疫任务。

  第三封信,只有一句话,“致敬,白衣天使”,是一位普通的武汉人写给医疗队的。正月初六,队里有一位队员过生日,大家在网上给她订了一个蛋糕,但当天武汉天气不好,而且因封路不能走车,队员就把蛋糕退了。但送蛋糕的师傅得知是医疗队员过生日用的时候,二话没说,拿着蛋糕、冒着严寒,一路走着十几公里,“人肉”把蛋糕送到了队员手中,还亲笔写下了一句“致敬,白衣天使”。

  “这句话非常暖心,暖我们医疗队员的心!”刘院长有些激动说着,“在援鄂期间,我们每天都被他们感动着,我要感谢英雄的武汉人民,我们是一起拼过命的人。武汉的医务人员们是伟大的,武汉的百姓也是伟大的。无论是隔离在家的普通人,还是酒店驻地的工作人员、司机、送餐员,他们都是可敬可爱的。

  刘院长还介绍,第一批医疗队是在大年初二出征的,那一天是北大医院105周岁的生日。105年前的大年初二,北大医院在北京的后孙公园胡同第一天开诊,当时叫“北京医学专门学校附设诊察所”,它也是当时的第一所国立医院。建院105年来,医院形成了“厚德尚道”的核心价值观和“厚道”的医院文化,有着独特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患者和群众的认可。

  刘院长表示,三封来信的内容,承载着医院的文化,也承载着社会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大家会继续传承并发扬“厚道”文化,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援鄂医疗队前线收到三封难忘信 背后感人故事承载“厚道”文化

你还可能关注到的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电脑技术网的观点或立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