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盈森成功试制“人造肉”产品 “探路”2000亿级别市场 来源:投资家
“吃起来和一般的牛肉没啥区别,口感很好,而且比一般的牛肉少了一些嚼劲,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不怕咬不动,最主要是营养更均衡”,尝到由“人造肉”做成的牛肉汉堡后,77岁的孙树侠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曾经任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做过联合国绿色工业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也曾是卫生部健康教育指导首席专家,孙树侠对食品工程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在她看来,以“植物蛋白”为基础的“人造肉”必将成未来消费风潮,在未来10年内,从国家利益考虑,国家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人造肉”发展。
人造肉产品市场反馈“超乎想象”市场化需兼具“中国特色”
孙树侠现场品尝的“人造肉”由美盈森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303.SZ)及其合作伙伴江南大学联合试制而成,在11月5日举行的小范围新产品品鉴会上,美盈森提供了包括牛肉味植物蛋白肉饼、植物蛋白肉鸡柳、植物蛋白鱼丸等系列产品在内的多款“人造肉”产品供到场嘉宾品鉴,也是对其探路“人造肉”产业的一个阶段性检验。
从“试吃”反馈来看,美盈森在“人造肉”领域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参与品鉴的嘉宾对其提供的“人造肉”产品均给出了正向的评价,认为不管是从“卖相”、还是口感上来说,都已经较为接近传统肉制品,在国内“人造肉”市场仍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这样的产品有点“超乎想象”。
但对于人造肉产品如何产业化,不少嘉宾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国际肉食品技术专家、澳大利亚皇家食品博览会肉制品评审委员会评委石永福认为,相比于国外市场,中国人造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去学习和借鉴美国、欧洲等,但发展到最后,一定要有“中国特色”,因为中国有自己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有自己独有的饮食习惯,产业化的过程,必须要结合中国国情,多做国人接受度高的人造肉产品,而好吃、安全和营养,是市场检验食品的不二法则,对于这一点,美盈森副总经理、董秘黄琳深表认同。
作为江南大学食品专业1987级的老牌毕业生,黄琳亲身经历了中国食品工业的演变,在她看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健康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而绿色、健康的食品,已经成为市场刚需。
国际领先技术“打底”美盈森抢先布局人造肉“供应链”
与真肉相比,植物蛋白“人造肉”含有的蛋白质、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量、卡路里都相差无几,但铁元素的含量高出一倍,而且零胆固醇,可以说是完全模仿了肉类的营养,又剔除了肉的害处。而“人造肉”的生产过程,相比于真肉,又更加环保。牛津大学与阿姆斯特丹大学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预计,生产非养殖肉相比传统养殖肉会减少96%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82%到96%的水资源消耗,同时几乎不占用土地。
黄琳表示,发展“人造肉”产业,可以说与美盈森一贯坚持的“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现在产品实验室试制成功,后续若能量产上市,在产品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到国人的饮食习惯,推出类似“人造肉夹馍”“人造肉包子”等产品。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今年6月公布的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世界第一。美盈森与江南大学合作,正是基于其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世界级竞争力,而此次试制成功,标志着在国内”人造肉“领域,美盈森已经领先一步,摆在其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继续推进“人造肉”产业化。
此次美盈森推出的植物蛋白“人造肉”,基础材料,是工业大麻麻籽脱壳后的火麻仁,我国卫生部在2008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的通知》中规定,火麻仁是既可用于食品、又可用于药品的药食同源性原料。
2019年5月,美盈森和云南古耕农业公司设立合资公司,于文山州投资实施美盈森集团工业大麻产业发展项目,主要开展工业大麻种植,大麻二酚(CBD)加工萃取,麻籽蛋白、油脂相关营养食品、饮料、保健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搭建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逐步实现工业大麻全产业链布局,为“人造肉”量产提供稳定的原料输出。据此前公告,截至目前,美盈森已累计投入资金1068.64万元用于工业大麻产业项目。
美盈森控股股东王海鹏在11月5日于无锡召开的“新食品新经济-植物蛋白食品发展趋势主题论坛”上亦回应称,正是基于工业大麻和人造肉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以及自去年以来对相关产业的认知、研究和分析,公司首先选择了工业大麻籽在植物蛋白等的应用作为突破口,开展投资的落地工作。公司诞生于改革开发前沿城市深圳,改革创新是深圳的基因,投资新产业也是美盈森积极创新创业的体现。
锚定2000亿级市场“产业化”之路任重道远
美国加州食品和农业研究协会顾问鄂雷表示,“人造肉”在美国已经较为普及,市面上相关产品较为常见,而从发展趋势来看,健康、营养的“人造肉”更能被注重生活质量和品质的新生代接受。在他看来,由于人造肉的味道、口感和供应均在改善,人造肉相对其他畜肉的竞争力正在提升。中国的“人造肉”发展相对滞后于美国,市场基础薄弱,但也正因为如此,先行的企业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
中国是全球最大肉类消费国,年消费量8800万吨。从30年前20g/人/天提升到现在的200多g/人/天。2018年中国猪肉消费占所有肉类的76%,市场规模为2万亿元。如果植物肉消费占1%,那也是200亿元的市场,10年后如果与国外一样,占比提升到10%,国内植物肉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
王海鹏坦言,工业大麻、人造肉作为美盈森的第二产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有太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对于美盈森而言,开发出人造肉产品,只是产业化的第一步,其后道路,仍然漫长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