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盘前,Beyond Meat的执行董事长Seth Goldman在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组织的2020年年度零售展会Retail’s Big Show 2020上表示,希望今年打入中国内地市场。
“我们还没有宣布任何事,但希望今年做些事情。”Goldman透露,Beyond Meat真正的目标是在各大陆获得成功,在当地种植作物并生产产品。
对于Beyond Meat来说,中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1月14日,Beyond Meat股价盘中一度飙升18%,冲高回落,最后收涨2.37%,至117.05美元。
但是中国市场真的想进就进吗?《纽约时报》认为,对Beyond Meat来说,进入中国市场还是存在几个障碍的。
首先,中美消费者的认知不同。
尽管素食蛋白在中国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中,许多消费者认为肉是一个重要的地位象征。
而且中国做肉的方法通常与美国的不同,因为许多人喜欢吃带骨头的肉,而非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提供的肉排和肉肠产品。
近年来,不少中国公司已开始研发“植物肉”人造肉,但主要是针对素食者,而不是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希望吸引的肉食者。
其次,中国的监管程序很复杂。
Beyond Meat首席执行官伊桑·布朗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称,中国的监管程序“让人望而却步”。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在模仿动物肉制品的味道和口感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这意味着它们在中国会面临不同的监管。
Beyond Meat的“植物肉”使用的是豌豆蛋白,而Impossible Foods的“植物肉”则依赖于一种来自转基因大豆的血红蛋白分子。
在中国,监管食品行业的主要机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该机构已将Beyond Meat的产品归类为豌豆制品,将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归类为大豆制品。
但就目前而言,外国公司生产的“植物肉”人造肉不符合现有标准的,都必须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或改变配方,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监管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虽然Beyond Meat称其配方符合中国的规定,但Impossible Foods则必须提交“新成分”申请才能获得批准。
随着监管审批时间的拖延,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正在研发面向中国消费者的“植物肉”人造肉。
深圳一家名为齐善食品的“植物肉”人造肉制造商推出了一种类似中国南方名菜“狮子头”的“植物肉”炖丸子。
北京一家名为珍肉的“植物肉”人造肉初创企业正在使用3D打印机来生产蛋白质替代品,包括骨头、肌肉,以及中国消费者希望在肉中含有的其他结构成分。
珍肉使用豌豆蛋白制作“植物肉”人造肉,并于2019年7月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此轮投资来自天使投资人王展及团队自有资金,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目前中国人造肉缺乏相应标准,2020年上半年,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将出台人造肉团体标准,从素食、人造植物肉、细胞肉三方面制定,从原料、营养、口感、风味、品质等方面进行剖析。
因素三:逼空行情
此轮Beyond Meat的拉升也受到了逼空行情的助推。
引发逼空行情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空头兴趣高,广泛的负面情绪以及技术上处于超卖状态。
这正好是Beyond Meat刚进入一月份时情况。
Beyond Meat长达5个月的调整引来很多空头。到了1月14日,Beyond Meat还有近40%的流通股票为空头头寸。仅在本月,这些交易员的空头头寸就超过了5亿美元。
对于那些融券做空的投资者来说,股票价格的上涨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和追加保证金要求。所以,空头可能不得不平仓止损,这给多头增加了动力,为此次上涨点火浇油。
竞争对手环视,护城河不深
人造肉是一个大趋势和大市场。有数据预测,全球肉类消费约 1.4 万亿美元,如果人造肉的渗透率达到 1%,那么市场规模将达到 140 亿美元。
市场虽大,却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拥挤。除了上述提到的几家中国公司,越来越多的美国食品制造商和超市也在进入这个市场。
其中包括美国克罗格超市(Kroger)、蛋白质巨头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雀巢公司、美国食品巨头ConAgra、高端肉食制造商Hormel和知名谷物早餐和零食制造公司Kellogg。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突显了Beyond Meat的护城河还是比较浅的,几乎任何公司都可以进入该领域。
而且如果Kroger超市进入人造肉领域,这意味着其他超市也可以这样做,Beyond Meat的大部分业务可能会被抢走,或者利润会变薄。
可见,人造肉领域的竞争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很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