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青年教师段晓华解释说,李子柒固定而凝练的镜头、巧妙的留白,给人舒适的观感,让人觉得非常好。“她的视频就像一篇最美的说明文,有用有料且走心,看似不经意的短片,其中有非常好的节奏感,水声、云影、切菜声、简单对话声,行云流水,相得益彰,如片中的配乐一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节奏。”段晓华说。
井晓雪也提到,静止的镜头和流动的人,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显得很沉静、饱满。视频表达的感情虽然无声但是很饱满,让人觉得很温暖、很持久、很安全。
画面的精美是影像的核心要求之一,李子柒的视频画面甚至比一些纪录片还要精美。从构图到色彩,高度专业性的设计制作高出市场平均水平,这也为李子柒赢得了“大自然界的女神”等称号。
2017级硕士研究生黄达则提出,李子柒的爆红也离不开她的“慢”。“慢”有两个方面:一是时间慢,视频的制作跨越四季、制作周期长,一部视频经常需要半年才能出稿;二是空间慢,声音和画面营造的慢的氛围。
慢下来的视频节奏,带来的是诚意和真实。比如李子柒要酿酱油,她会从黄豆种起,然后记录下整个拍摄的时间跨度,网友看完这种视频总会倍感治愈。
李子柒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到,有些视频要拍八个月之久,中间许多技能都是后来学的,比如为了拍“活字印刷”,她花了近半年时间去学,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视频。
创新的传播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传播传统文化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创新传播模式、推动乡村传播也一直困扰着传播学者们。李子柒案例的出现,似乎打破了传统传播模式,实现了创新。
2017级硕士研究生余沐芩就这一角度对李子柒现象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李子柒的这种形式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转换,她从美食、文化的角度进行乡村传播,打破传统媒体的固化模式,利用新媒体、网红效应实现了乡村文化的传播。
“乡村传播影像传播对扶贫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可以从视频中看到农村网红的内生性、原创性,并更多地关注农村网红和农村。”余沐苓说。
研究生黄达则从乡愁与寻根文化的角度对李子柒的创新传播进行了探讨。黄达提到,人们有寻根的传统,农耕文明的固定的生活状态与城市不确定性,寻根的思潮在这一社会断裂期被唤醒,比如80年代的寻根文学。李子柒的视频文本是现在的寻根文学,她承载了抚慰人心的作用,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根”的追寻和“乡愁”的创新表达。
“李子柒的创新传播,离不开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赋能。”相比于以上两位学生对李子柒视频内容方面的探讨,杨萌芽更注重技术对视频传播的赋能。他表示,李子柒的成就是由强传播、强支撑形成的,没有这些其成就很难实现。
“李子柒具有全球化视野,用的画面语言,所以传播力很强。她的视频植入了很多“病毒”式的传播要素,总有一个会打动你。”杨萌芽说。
“李子柒和资本方共同组成的团队要呈现的是什么?成功传播了哪些东西?传播的方法可以复制么?这种传播是否带来了价值观改变?现象级的爆款是偶然还是必然?背后有没有新的网络文化观形成?如何利用它来促进社会的沟通和治理?”在这堂研讨课快结束时,杨萌芽又接连抛出七个问题,希望该院师生继续关注研究“李子柒现象”。
“我们缺乏新的语言、观点、隐喻,用着过时的古老的叙事在形容新世界,我们缺乏讲述世界故事的新方法。”研讨会最后,杨萌芽引用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一句名言结束了本次研讨课。(文化副刊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