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爱情?还是亲情?
没有半点亵意,没有丝毫不堪。
是两个少年身世凄楚,同病相怜,因此报团取暖的温柔。
是两个少年深陷淤泥,却仍旧敢于仰望天空的少年气。
这也就是许多年后,陈念反复念叨的“used to be”的原因。
这也是Sir看到最后,倍感欣慰的地方,
两个人经受的伤害,并没有将他们异化成继续活在丛林里可憎可厌的大人,成为被狭隘欲望驱使的“怪物”。
他们再回望高考前的一段岁月,庆幸的是:
没有不真诚,也没有丧失对爱的信心。
欺凌,有伤痕,但不能让它以绝望封锁一切,从生命到希望。
华语的现实主义题材,不止于揭露,更重在“种植”。
启发观众、传递暖意,更为希望提供讨论方法论的空间。
“少年”之前,药神已经做到。
《少年的你》是现实题材又一次成功的类型片尝试。
片中,警察郑易(尹昉 饰),也是陈念和小北之外的第三个少年。
冲动,易怒,嫉恶如仇,少年气。
在一开场的跳楼事件之后。
黄觉饰演的老警察,就跟郑易传授经验:
校园案件,往往错综复杂,处理起来必须慎之又慎。
郑易不信,结果屡屡碰壁。
不仅调查取证困难,解决问题更是无从下手。
而郑易的困境,也正代表了当下社会对于校园问题的处置两难。
在开玩笑和欺凌之间,在受害者和受害者羞辱之间,找不到一条标准。
可一旦过线,伤害往往会伴随终身。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也面临这个问题。
但面对这一现象,有“怪圈”。
更多更大的伤害发生之后:受害人责备。
为什么是你,为什么不是别人,是不是问题出在你身上?
加之复杂、具体的环境生态,比如贫富差距,比如留守儿童、比如性别歧视等等。
敢管的,管不了,能管的,不敢管。
这就是这种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
《少年的你》呢,郑易角色的设置代表的是一种魄力、勇气,以第三方的介入,要打破陈念们的“恶性循环”。
他要对抗的就是老警察的油腻、妥协。
如果正义松懈一毫,邪恶就会过分一丈。
惊喜还在电影的彩蛋。
国家对校园案件的重视,及时和迅速。
甚至在电影上映的前几年,教育部门就已经在出台新的措施去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