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PE机构的角度来说,由于金融配套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原因,财务杠杆和市场套利在中国的运作空间并不够成熟。同时,由于企业普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靠精细化运营带来的业务提升也显现不出特殊价值。
“但在最近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市场上的并购投资逐渐兴起,尤其是跨境并购的诉求增多。”王欧说。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GDP的增速在放缓,人力成本逐渐上升,为企业高速增长提供保障的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第二,第一代企业家随着年龄增长到了换班阶段,但二代子女并不愿意接手,控股权转让的需求出现。第三,经济下行导致产业模式的转换,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出挑战。企业需要改变粗放式经营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提高效率。
所以过去几年,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各地疯狂投资并购,其中诞生了一系列典型的个案。如2017年初,美的集团正式宣布以约29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完成对库卡机器人94.55%股份的收购。
王欧称,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不仅是为了获取海外标的的先进技术,通过标的公司的品牌和销售渠道进入海外市场,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比如2016年,海尔以50多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GE家电业务的收购。其中核心逻辑在于,一方面,GE在美国的高端家电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海尔可以通过收购获取GE的高端技术,将其引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海尔可以通过GE的品牌和渠道打开美国市场,把相对中低端的家电产品也在美国市场售出。
人民币GP并购操盘能力受考验
人民币基金也曾在并购投资上有过探索,一些颇有中国特色的并购基金模式随之诞生,比如“PE+上市公司”模式。
在进行跨境并购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了解自身诉求和标的公司所在,但却不太懂资本市场的规则。它们不知道如何去买下标的公司,对并购之后的消化整合也心里没底。这种情况下,将PE机构和上市公司进行捆绑的“PE+上市公司”模式,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相对靠谱的选择。
但王欧认为,“PE+上市公司”模式的弊端在于,由于投资周期、回报算法的不同,财务投资人和战略投资人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投资人,从公司10年、20年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愿意在并购时给标的公司一定的溢价。但PE机构作为财务投资人,需要在更短的期限内,为退出回报考虑。对于这种矛盾,目前仍没有特别完美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并购投资市场正逐渐兴起,但能把并购投资尤其是跨境并购做好的本土机构并不多。”王欧说。如今并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仍是传统的美元大GP,如KKR、凯雷、黑石等,做并购投资是它们所擅长的,同时,它们也在过去两年募集大量资金,为发力并购投资做足了准备。
对中国本土市场来说,此前大部分机构都在做早期和成长期投资,有并购投资经验的GP较少。整体来说,人民币GP的并购操盘能力仍受考验,鼎晖投资、弘毅投资等机构相对走在前面。
在王欧看来,尤其是双汇集团和鼎晖投资对美国第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堪称是一起经典的跨境并购案例。
据了解,2013年时,鼎晖投资主导双汇集团以7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收购完成之后,双汇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
2014年1月,双汇国际更名万洲国际,后在港交所上市。万洲国际在香港市场实现双汇和史密斯菲尔德两大公司合并后的价值,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全球产品驱动中国市场,投资人也获得很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