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中出栏!猪肉价格一路下行 稳“猪”!国家打出“组合拳”)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本周,每公斤生猪价格15.58元,环比上涨13.2%,尽管环比价格止跌回升,但同比价格跌幅53.3%,依旧处于低位运行态势,这样的行情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本周生猪价格波动上涨 总体仍处低位运行
凌晨4点半,河北唐山的生猪收购商宋保祥已经忙碌了起来,他计划收购两家养殖户的一百多头生猪,这样的收购频率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 但收购价却一路下行。

他告诉记者,现在收购价格下滑幅度特别大,二月份每斤生猪价格十五元多,现在变成五元多了 。

大体重猪集中出栏 猪价波动加剧
宋建伟是宋保祥当天的第一个客户,尽管前一天已经谈好了收购价,但宋建伟还想争取抬抬价格,毕竟,当初购买这些生猪的时候每斤价格在12元左右。宋保祥说,现在屠宰场都是五元多的价格,目前最好的收购价六元多,也只针对200斤左右的标准体重猪,但宋建伟出售的80多头生猪体重都在300至400斤左右,体重越大收购价越低,毕竟很多屠宰企业的生产线不具备大体重猪的屠宰条件,大体重猪的屠宰成本升高,价格自然就低,但当前,三四百斤的大体重猪却是很多养殖户出售的标配。

宋保祥表示,屠宰场工作量大增,给他的收购价也是一天一变,而且对收购量也有限制,但大体重猪的上市量却只增不减。

农信互联生猪行业分析师夏晨丰:目前全国饲养300斤以上的大猪的现象普遍存在,一头大体重生猪的出肉量接近两头标猪的量,从而增加市场猪肉的供给,短期内供给增加,使得生猪价格连续下降。
养殖户一度押宝大体重猪
由于大体重猪屠宰成本高,所以生猪体重越大,收购价就越低,既然如此,为什么养殖户那么青睐大体重猪呢?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镇渤河寨村养殖户刘宏权:往年没有这么多大体重猪,标猪出栏能挣五百,养到三百多斤大体重猪出栏,能挣八百到一千,大家都想多挣点。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镇平坊店村养殖户陈德军:今年看好市场行情能多挣来着,就往大养了。
记者了解到,2019年至2020年,猪肉价格持续处于上升通道,最高出栏价每斤达到20元左右,这导致很多养殖户纷纷扩产增重, 押注后市。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镇渤河寨村养殖户刘宏权表示,按照他养猪这些年的规律,基本上都是五一往后涨价,所以就往大养了。
养殖户陈德军和刘宏权就在今年二、三月份以每斤十二三元的价格分别进了200多头标准体重的生猪,按照计划, 三个月以后出栏,可以大赚一笔,但行情的误判使他们进退两难。

对于张作民来说,养大体重猪则是因为猪价下行,利润缩水,所以惜售等价,导致猪越长越大。
猪价下跌有预警 未来储备有托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散户集中出手,猪价出现一定的波动。对此,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也在近期联合出手,打出政策组合拳,稳猪价、保供应。

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已经恢复至2017年的97.6%。一些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养殖场计划在年内也将陆续投产,预计生产增长的惯性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加之进口冻猪肉增加,消费者选择多元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猪肉价格短期内出现持续反弹的概率不大。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产能恢复上来以后,价格也进入了一个下行通道,这是一个大趋势。

农信互联生猪行业分析师夏晨丰:生猪产能恢复,周期下行,养殖户需要转入淘汰落后产能、降本增效的思路,增强市场竞争力。
对于市场的波动,相关部门也发布了一系列预警。一周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猪价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并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此外,农业农村部也将制定生猪生产调控方案,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辛国昌表示,针对猪周期造成生产和市场大起大落的问题,他们也准备出台一个关于生猪生产调控的方案,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未来可能会对重点的养猪场户进行救助,避免过度淘汰母猪。这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市场调控措施结合起来,应该对平抑猪周期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