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将“郭京飞”与“苏明成”区隔开来,让观众意识到,他俩不同。像苏明成最招人恨的一个桥段是他暴打自己的妹妹苏明玉,这时网上就出现了“暴打苏明成”的声音。郭京飞发微博称,“我们家郭京飞说了,谁都别劝,没用!他现在就要去暴捶苏明成!”并配上了好几张自己饰演的角色被打的动图。这里的第一人称是“郭京飞”,连“郭京飞”自己也要打“苏明成”,既区隔了角色与演员,也纾解了观众的愤怒情绪。
郭京飞的第二步,是始终站在观众的立场上,与观众同声共气,坚定为“打倒苏明成”摇旗呐喊,多次在微博发文称,“苏明成被打看得我爽快!”“苏明成,我劝你善良!”“答应我,尽情地吐槽他好吗?”并且在评论区积极与网友互动,不断“表忠心”。
第三步是幽默自黑,控诉自己也被苏明成这个角色害惨了,既让观众佩服演员出色的演绎能力,又让观众对演员的境遇产生理解与同情。譬如,和“跟了他八年”的团队约饭,结果收获全员“微笑”——没有人想跟苏明成吃饭!
郭京飞及其宣传团队此次的策略非常成功,不仅没有被负面角色拖累,反倒让观众见证了一个优秀演员的演技,以及“戏中求真、戏外卖萌”强烈的人格魅力。
只是通过在社交媒体上频频与观众互动、体现“求生欲”,就能改变观众对于角色的认知吗?难道每个扮演负面角色的演员只能借此途径来“自证清白”?
3 呼唤更理性的观众更立体的角色
郭京飞并非第一个通过展现“求生欲”来隔绝负面角色、负面影响的演员。《延禧攻略》播出期间,在尔晴爬龙床、害皇后、给傅恒戴绿帽等作恶阶段,饰演尔晴的演员苏青主动发微博“求虐”,通过P图将自己扔到海里,让网友尽情泄愤,还提醒大家千万“别客气”。与此同时,她在微博上展现作为演员苏青私下生活健康、活泼、多才多艺的一面,让观众将“尔晴”和“苏青”区隔开来。
可出演同一部剧的王茂蕾就没这么幸运了。这就充分体现了,以“求生欲”来区隔演员与角色的策略,并不是万能的。一方面,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个性,像郭京飞私下比较活泼开朗,也能开得起玩笑,所以他与网友互动得不亦乐乎,自黑时也毫不手软。但对于像吴越这样的演员,私下里的她就是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并不擅长社交网络的经营和宣传,你若让她自黑来体现“求生欲”,便是强人所难了。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策略用得多了,观众也会审美疲劳,最后反倒会认为这个演员怎么老爱搞虚头巴脑这一套。
事实上,让演员来为自己饰演的角色“洗白”,本身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文化环境里应该出现的现象。作为一名观众的基本素养,就是应该将演员与角色区隔开来;当然,更理想的观众就是像布莱希特说的那样,能够区分戏剧与现实,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时对戏剧保持批判和反思。因此,我们呼唤观众能够更成熟、更理智,不要将对角色的愤怒情绪转嫁到演员身上,不要一边口口声声讨厌反派角色的刻薄、狡猾、暴戾,一边让自己在网络上活成了自己所讨厌的反派角色。
在戏剧创作中,也有“扁平角色”与“立体角色”之分。扁平角色就是,角色没有什么复杂性,好的特别好,坏的就坏到极端,一根筋到底。如果是扁平的负面角色,不仅给予演员的表演空间非常有限,给予观众的反思空间也非常有限。而如果是立体的负面角色,他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找到心理依据,角色不仅更具说服力,演员的表演空间更大,也能够让观众对角色产生“理解的同情”,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角色的悲剧性。
就像苏明成,就是一个典型的立体式的负面角色,他的确有各种坏,但剧本的丰富以及郭京飞出色的演绎,可以让观众追溯到他性格悲剧的根源,理解他的某些苦处(比如那场演技爆棚的“诉委屈”的戏),观众对他的情感也不仅仅是讨厌,而是复杂得多,最后这个角色的“洗白”也不至于显得太过生硬。由此可见,演员不怕负面角色,就怕扁平角色;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好剧本、好角色,留给好演员。
□曾于里(剧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