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现在书展与读者见面的国内作家有梁晓声、格非、刘醒龙、止庵、余秋雨、方国平、廖信忠、范小青、张嘉佳、罗浩、刘同、郭敬明等,被网友笑称:作家们吸引来的书迷多得绕着南京路都站不完。
而昨天,上海书展第一天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大咖”仅有郑渊洁、陈丹青和刚刚摘得茅奖的上海作家金宇澄。据记者了解,另一位获奖作家王蒙这几天也将来到上海出席《顾准追思录》的新书发布会,而另外三位获奖作者,特别是江苏作家苏童并没有参加上海书展。
对此,记者联系了《黄雀记》出版方作家出版社,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茅盾文学奖刚刚才评出来,虽然知道读者很想见到苏童,但临时安排已经来不及,只有期待明年。而世纪文睿的副总编林岚则遗憾表示,今年自家公司并没有大咖来参展,“因为大咖正好被邀请参加国外的书展去了,所以你看,国内和国外的文学交流真的是在飞速发展。国外作家希望了解中国读者,国外读者也希望了解中国作家。”
茅奖得主金宇澄谈《繁花》:
不是要推广上海话
昨天上午10点,作家金宇澄现身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与陈丹青、陈子善、孙甘露等学者进行文学对谈。日前刚凭借《繁花》摘得茅盾文学奖的他,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媒体和读者的目光。
《繁花》可是说是2014年文学出版界最大的一匹黑马,书中的“上海调调”迷倒了许多人。
不少读者都会对其中的沪语写作觉得新鲜,但外地读者又会因为难以理解上海话而“难以连贯阅读”。对于这些带有强烈沪上色彩的文字,金宇澄告诉记者,自己写作的目的其实并非是要推广上海话,而是要将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和风貌用最妥帖、最特别的语言方式呈现出来。“用母语思维写作非常愉快,几乎不用动脑子去编对话,就这么不经意间完成了《繁花》。”
此外,金宇澄还提到了自己的父亲。因为父亲是苏州人,因此他在《繁花》中运用了接近苏州口音的沪语进行创作,“写作时身边仿佛有那样一位老人在娓娓道来,文章便水到渠成。”
分享到:
欢迎关注央广网微信账号:cnr_cnr